公办高中的录取工作,是分学校划线的。即:先完成一所高中的划线、录取工作(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同时排序),再开始着手第二所学校划线、录取工作。划定分数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试线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先从分数线可能最高的学校开始划线。以郑州外国语学校为例,从第一志愿报考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中,从上到下排队向下数,直至统招计划的40%,这名学生所考的成绩即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预定统录线(注:并列全录)。
注意:此时划定的预定统录线是为了接下来划定分配生线有一个参考数据,并非最终的该校统录线。如果依据此线来录取分配生时,出现名额不满的情况,需要再次调整统录线。
分配生线的划定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在第一步预划的统录线基础上,往下降50分,对郑州市所有初中学校的具有分配生资格的学生由高到低排序,进行分配生名额的录取。举例:仍以郑州外国语学校为例,拉出第一志愿报考郑州外国语学校并且分数在郑外统录线下50分的所有学生名单,按成绩排名由高至低进行排序。比如郑州外国语学校分配给郑州二中(初中部)5个名额,那么在分数区间内的第5个人的中考分数线即为今年郑外在二中的分配生线。此时,如果预划统录线以下50分内,录满了5个人,则分配生名额用完。如果郑外在某所初中录取分配生时,统录线以下50分以内没录满,说明对该初中的分配生名额没用完,剩下的名额将转为郑外的统录生计划。
由于在第二步时有分配生名额没用完,这些剩余的名额将转至统录计划,如此一来,统录计划增加,将要再次进行预划统录线。一般会将统录线降低1分、2分重新试线。
随着统录计划和分数线调整,分配生线自然也会有变化。同样在第二次预定统录线下50分的区间内,继续按各学校报名人数再次进行划线,看分配生名额使用情况,如仍未使用完,则再重新划定统录线、分配生线,直至名额录满。最终招生计划录满时划定的统录线和分配生线即为该校当年的统录线和分配生线。一般每所高中要至少连续重复5次试线的步骤,才能完成该高中的招生计划,有时候也会存在超录情况。
当第一所学校划线、录取工作完成以后,开始看其他学校的划线、录取工作。同样需要经过以上试线步骤。仍以郑外为例,第一志愿报考郑外未被录取的学生,第二志愿就要生效了。此时,第二志愿报了其他省级示范高中的学生将和第一志愿报该校的学生一起重新排队、录取,过程同郑外。第一批次的每所高中都要进行以上步骤(106中学、郑东新区外国语不划定分配生线),直至完成当年该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所以家长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我第一志愿报一中,第二志愿报4中,如果四中的第一志愿录满了,会不会我第二志愿即便分数高也无法被录取。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因为划定一所高中40%统招生分数线时,是根据考生志愿和学业成绩高低统一排序的,排序时既考虑第一志愿也考虑第二志愿。